2021年黨政干部教育培訓—最新課程推薦

【浙江干訓】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和實踐地。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各項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浙江大地留下許多體現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案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浙江干訓依托浙江區位優勢,整合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優質資源,推出全面介紹浙江精神、浙江經驗、浙江模式的教學專題,為全國各地的黨政干部、企業高層提供一個學習了解浙江的一個窗口。
【課程專題模塊】
模塊
|
課程名稱
|
學時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培訓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讀
|
4
|
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
4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
4
|
“六大原則”把握“十三五規劃”方向
|
4
|
“一帶一路”經濟驅動與國家發展戰略
|
4
|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4
|
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
4
|
互聯網+:變遷與機遇
|
4
|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反腐斗爭
|
4
|
構建產業新體系 打造中國制造2025
|
4
|
互聯網+背景下的兩化深度融合
|
4
|
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及制度創新
|
4
|
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 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
|
4
|
全球布局提高中國制造國際化發展水平
|
4
|
|
經濟轉型發展培訓
|
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浙江民營經濟轉型得與失案例分析
|
4
|
全景經濟解析:三維視角看國際國內和長三角
|
4
|
宏觀金融形勢與政策
|
4
|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與實施
|
4
|
國際戰略格局與形勢
|
4
|
“十三五”時期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判斷
|
4
|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環境、趨勢和發展對策分析
|
4
|
創新驅動 轉型發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與競爭力分析
|
4
|
|
人文與國學經典
|
《史記》—中國的政治文明與領導藝術
|
4
|
國學智慧與現代管理
|
4
|
《冰鑒》—曾國藩的鑒人之道
|
4
|
中國古代文物鑒賞
|
4
|
《論語》—修身、治世之道
|
4
|
中國古代書畫鑒賞
|
8
|
《大學》—最系統的政治哲學
|
4
|
東方智慧:情、理、法管理
|
4
|
《孟子》—倫理、道德的力量
|
4
|
東方管理智慧的九大原則
|
4
|
《道德經》精讀
|
8
|
周易與決策管理
|
4
|
禪與生活
|
4
|
儒、道、禪文化
|
4
|
《易經》
|
4
|
易經與孫子兵法
|
4
|
《孫子兵法》與戰略智慧
|
4
|
佛禪文化與現代管理
|
8
|
《鬼谷子》帝王之術
|
8
|
大易思維與“和諧”之道
|
4
|
《皇帝內經》—養生之道
|
4
|
|
|
|
領導綜合能力提升
|
領導干部勝任力
|
4
|
領導干部工作智慧與人生追求
|
8
|
創新思維與領導決策
|
8
|
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
|
4
|
有效信息溝通之策
|
4
|
領導力與執行力
|
4
|
公共政策與行政執行力
|
8
|
情商與領導力開發
|
8
|
領導藝術與政治智慧
|
4
|
沖突管理與談判藝術
|
4
|
高績效團隊管理與建設
|
4
|
創新思維與創新管理
|
4
|
|
經濟轉型發展
|
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若干問題
|
8
|
當前宏觀經濟背景下政府應對策略
|
4
|
如何打造2017年中國經濟升級版
|
4
|
轉危為機下的產業轉型升級戰略
|
8
|
宏觀經濟形勢研判與產業轉型對策
|
8
|
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
4
|
開放型經濟與產業戰略轉型
|
4
|
宏觀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走向
|
8
|
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
4
|
政府性投融資及其風險防范
|
4
|
社會保障與走出經濟困境
|
4
|
新興科技發展趨勢與新興產業培育路徑
|
4
|
|
社會熱點問題
|
中國社會發展模式的轉型與趨勢
|
4
|
產學研創新體系建設
|
4
|
|
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中的民生問題
|
4
|
網絡輿情應對及處置
|
4
|
公共民生問題的解決與民主
|
4
|
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民生問題
|
4
|
當前縣級政府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
4
|
和諧社會與社會熱點問題
|
4
|
全球化問題及其對于社會發展進程的挑戰
|
4
|
歐洲社會建設的經驗與指導
|
4
|
正確處理新時期農村社會矛盾、推進社會和諧發展
|
4
|
當前中國熱點難點問題分析及應對
|
4
|
|
政府公共管理
|
公共管理核心與前沿
|
4
|
電子政務與信息管理
|
4
|
公共管理新視野
|
4
|
公共治理與政府轉型
|
4
|
公共政策分析
|
4
|
依法行政理論與實踐
|
4
|
公共倫理學
|
4
|
國際形勢與國家安全
|
4
|
管理經濟學
|
4
|
服務型政府與執政運營
|
8
|
組織行為學
|
4
|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
8
|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
4
|
公共部門績效管理與評估
|
4
|
博弈論與政府管理
|
4
|
公共需求導向與政府公共服務
|
8
|
公共財政與預算改革
|
4
|
中國軍事戰略思維及戰例分析
|
4
|
和諧社會與社會保障
|
8
|
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能力
|
4
|
基層民主與中國政治發展
|
4
|
當今國際戰略態勢與中國外交戰略
|
4
|
|
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
|
建筑“風水”學
|
4
|
城市主題文化與城市品牌研究
|
8
|
現代城市治理研究
|
4
|
城市化與城鄉一體化
|
4
|
城鄉規劃認知與實踐
|
4
|
現代城市經營的理念與創新
|
4
|
城市文化與品牌建設
|
8
|
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管理問題
|
4
|
現代城市治理研究
|
4
|
當前房地產業開發與經營管理
|
8
|
城市舊城更新與功能提升
|
4
|
城市人居環境與景觀生態規劃
|
4
|
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漫談
|
4
|
城市社區發展與管理
|
4
|
杭州市城市規劃與管理經驗啟示
|
4
|
中外城市發展模式比較
|
4
|
浙江省城鎮規劃建設經驗
|
4
|
城中村與城中城理論與實踐
|
8
|
城市主題公園與風情小鎮
|
4
|
城市規劃與東方智慧研究
|
4
|
拆遷安置房建設的“杭州模式”杭州市拆遷安置房建設模式與思考
|
4
|
引領城市文化的發展“杭州生活品質之城”建設的感悟與思考
|
4
|
|
新農村建設與美麗鄉村
|
“三農”問題發展新思路
|
8
|
農業標準化及農產品安全管理
|
4
|
新型農民培育
|
4
|
農產品品牌發展戰略與市場營銷
|
4
|
高效生態農業建設
|
4
|
農業產業化經營與發展
|
4
|
農產品國際貿易與質量標準
|
4
|
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產業開發
|
4
|
打造村官團隊振興村級經濟
|
8
|
農產品貯藏保鮮與加工
|
4
|
建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新思路
|
4
|
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與農業建設
|
4
|
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保護
|
4
|
綠色經濟開發與管理
|
4
|
轉型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難題與難題重點
|
4
|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新思路
|
4
|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思路與推進策略
|
4
|
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
4
|
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及浙江大學農業科技成果介紹
|
4
|
經營生態圖底、建設美麗鄉村
|
4
|
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建設與制度創新
|
4
|
美麗鄉村建設理念與實踐
|
4
|
|
政府招商引資
|
欠發達地區如何應對東部產業轉移促進招商引資
|
4
|
資本運營策略帶動招商的原理與方法
|
4
|
地方產業結構與產業生態建設策略
|
4
|
招商項目的策劃和市場推廣策略
|
4
|
功能性和產業性開發區的策劃與包裝
|
4
|
浙江市場培育與塊狀經濟發展
|
4
|
后工業時代的政府招商引資
|
4
|
浙江政府創新與民營經濟發展
|
4
|
招商工作中的談判溝通技巧
|
4
|
招商中的形象設計與推介
|
8
|
國內外招商模式的比較與風險
|
4
|
產業鏈招商原理與方法
|
4
|
如何組建高秩序的招商團隊、渠道和網絡平臺
|
4
|
領導者的理念變革
|
4
|
利用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帶動招商的操作原理與方法
|
8
|
招商引資實務
|
8
|
|
自主創新
|
中國經濟形勢分析和預測
|
4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制造業
|
4
|
現代服務業成長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
4
|
創新型人才培育
|
4
|
面向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解讀
|
8
|
管理創新與領導藝術
|
4
|
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戰略
|
4
|
面向科技產業的創業投資解讀
|
8
|
國家產業政策及自主創新政策
|
4
|
高新技術政策與知識產權保護
|
4
|
產品技術創新的規劃與管理
|
4
|
產業鏈分析與企業商業模式選擇
|
4
|
新形勢下產學研戰略聯盟研究
|
8
|
構建全球化條件下的創新文化管理
|
4
|
企業轉型期領導者思維模式創新
|
4
|
中國制造2025
|
|
|
特色專題課程
|
從經濟浙商走向人文浙商
|
8
|
政府職能轉變與體制改革
|
4
|
現代物流業發展與規劃
|
8
|
后危機時代的政府轉型
|
8
|
浙商模式與借鑒
|
4
|
如何跨越中國經濟的5大門檻
|
4
|
音樂藝術與人文修養
|
8
|
崛起中國全球戰略布局探討
|
4
|
物聯網技術及其應用
|
4
|
如何發展中小企業集群優勢
|
8
|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規劃與建設
|
8
|
新加坡政府管理模式與經驗
|
4
|
浙江文化、浙江精神與浙江經濟
|
4
|
經濟轉型 社會轉型 政府轉型
|
8
|
城市化進程中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
|
4
|
浙江非公經濟的探索之路與特點
|
4
|
科學發展觀視角下推進產業轉型的公共政策
|
8
|
浙江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指導與服務
|
4
|
地方政府發展民營經濟的服務創新與實踐
|
8
|
城市化與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
4
|
縣域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成功典范
|
4
|
浙江工業化道路啟示
|
8
|
—義烏發展經驗及其啟示
|
—從塊狀經濟到產業集群
|
|
新興產業發展
|
現代服務業發展與服務外包戰略
|
8
|
科技服務業發展規劃
|
4
|
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發展規劃
|
8
|
創意、數娛產業發展規劃
|
4
|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態勢與未來趨勢
|
4
|
中外文化產業經典案例解析
|
4
|
金融危機下的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
4
|
文化創意產業與招商項目融資
|
8
|
“十三五”國家新能源產業規劃熱點問題分析
|
4
|
動漫產業的戰略選擇與竟爭力培育
|
4
|
|
精準扶貧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是精準扶貧思想產生的現實需求
|
4
|
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創建與管理
|
4
|
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創新
|
4
|
在扶貧攻堅階段對產業發展的思考
|
4
|
打造有效的金融扶貧機制
|
4
|
鄉村旅游扶貧路徑與實務
|
4
|
創新體制機制 實施精準扶貧
|
4
|
讓旅游民宿引領“鄉村復興”——浙江經驗交流
|
4
|
從“十三五”規劃看扶貧工作
|
4
|
踐行共享發展 健全和改革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
4
|
農村電商發展脫貧示范討論
|
4
|
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
|
4
|
浙江扶貧繪就富民樣本
|
4
|
現場考察:安吉新農村建設
|
4
|
現場考察:嘉善縣統籌城鄉建設
|
4
|
現場考察:江干區新農村建設(皋城村)
|
4
|
現場考察:江干區新農村建設(皋城村)現場考察:小營街道4
|
4
|
現場考察:嘉興南湖紅色教育基地
|
4
|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扶貧與脫貧
|
4
|
農業發展促進農村脫貧
|
4
|
|
應急管理
|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
|
4
|
非傳統安全與危機管理
|
4
|
《突發事件應對法》解讀
|
4
|
公共危機處理與媒體公關
|
8
|
突發事件中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對策
|
4
|
政府危機管理案例分析
|
4
|
群體性突發事件預警機制的構建
|
8
|
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
4
|
|
財稅系統
|
當前經濟形勢與財政金融政策
|
4
|
公共財政的精神實質
|
4
|
基層政府債務及財政風險管理
|
4
|
皇糧國稅:解讀中國稅制的變遷
|
4
|
公共財政與和諧社會建設
|
4
|
當前稅制改革的熱點問題分析
|
4
|
稅法前沿研討與安全分析
|
4
|
政府績效預算及公共支出管理
|
4
|
財政績效評價與績效預算
|
4
|
政府投融資及財政風險預防
|
4
|
我國財稅政策熱點財稅改革前沿研究
|
4
|
稅收分析與納稅評估
|
4
|
|
婦女干部
|
女性領導干部的工作智慧與能力提升
|
4
|
女性形體藝術與政務禮儀修養
|
4
|
女干部商務禮儀與個人修養
|
4
|
女干部卓越執行力打造
|
4
|
女性領導力與領導藝術
|
8
|
探索美滿婚姻坐標——共筑成功人生基石
|
4
|
女性維權與自我經營
|
4
|
國學與東方智慧
|
4
|
高效的管理與溝通
|
4
|
形象設計與管理
|
4
|
壓力管理與RQ調試
|
4
|
突發性事件與媒體應對
|
8
|
|
現代社區管理
|
“撤村建居”社區多元服務的界限和整合:政策分析和機制建設
|
8
|
加強改進社區黨建的若干對策
|
4
|
社區突發危機事件的管理與處理技巧
|
8
|
社區物業管理問題研究與對策
|
4
|
現代社區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
4
|
現代社區文化建設
|
4
|
撤村建居過程中的社區建設
|
4
|
社會心理學與社區管理
|
4
|
社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
4
|
社區公共衛生管理創新
|
4
|
新型社區制度下的政府角色
|
4
|
社區矯治和青少年社會工作理念的變遷
|
4
|
社區工作者的能力與素質提升
|
4
|
社區網格化管理
|
4
|
|
宣傳文化系統
|
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與意識形態創新
|
4
|
構建和諧社會與新時期的新聞宣傳
|
4
|
網絡時代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
|
4
|
我國傳統文化品牌與國際競爭力
|
4
|
數字傳媒產業發展
|
4
|
海外新媒體前沿
|
4
|
國際視野下的政府管理創新
|
4
|
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政策分析
|
4
|
新媒體時代的文化應對策略
|
4
|
互聯網時代如何面對新聞媒體
|
4
|
宣傳渠道整合與管理
|
4
|
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問題
|
4
|
新媒體時代的國家戰略
|
4
|
網絡宣傳與和諧網絡建設
|
4
|
文化品牌的發掘與策劃
|
4
|
創新文化管理體制
|
4
|
|
政法系統
|
中國當代司法體制改革
|
4
|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之要義
|
4
|
中國現階段有組織犯罪的偵防對策
|
4
|
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
4
|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
|
4
|
公檢法的制約與配合
|
4
|
犯罪心理學
|
4
|
21世紀的宗教問題
|
4
|
依法行政與科學發展
|
4
|
領導干部的壓力與情緒管理
|
4
|
人權保障與法制建設
|
4
|
中國傳統文化與人文修養
|
4
|
憲法與司法行政工作
|
4
|
中西方法律文化與法律制度比較
|
4
|
法治環境下服務型政府建設
|
4
|
干部的廉政文化建設
|
4
|
|
旅游產業發展
|
當前旅游產業發展趨勢
|
8
|
旅游消費者心理學
|
8
|
—以浙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創新思路為例
|
—旅游成員行為對決策的影響
|
旅游景區建設與規劃
|
4
|
旅游文化的營銷理念
|
4
|
休閑文化產業與人文旅游
|
4
|
餐飲文化在旅游銷售中的崛起
|
4
|
旅游景點活動策劃與營銷
|
4
|
中國旅游房地產發展研究
|
4
|
休閑渡假旅游產業發展研究
|
4
|
城市休閑與旅游發展
|
4
|
|
中小學校長
|
校園文化建設
|
4
|
浙江省中小學教育熱點問題探討模塊
|
8
|
職業生涯規劃
|
4
|
學校核心競爭力提升與品牌建設
|
4
|
領導藝術與溝通
|
4
|
學校突發事件處理與應對
|
8
|
教育系統人力資源管理
|
8
|
領導創新思維與決策藝術
|
4
|
領導者心理壓力與調適
|
4
|
傳統文化與人文修養
|
4
|
中小學校長的領導力建設
|
4
|
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
4
|
我國基礎教育辦學現狀、熱點及發展趨勢
|
4
|
中小學后勤保障與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實踐
|
4
|
【培訓師資】
1、浙江大學和國內著名高校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授及學者;
2、商業企業行政部門高級官員、業界專家,經濟職能機構的有關領導及政府官員等。
【現場教學】
1、標桿企業考察:阿里巴巴、網易公司、騰訊公司、娃哈哈集團、傳化集團、萬事利集團、西子聯合控股、綠城集團、萬向集團、西子奧的斯、浙大中控集團、華立集團、天能集團、眾泰集團、浪莎集團、吉利集團、??低暤?;
2、著名專業市場:中國小商品城(義烏)、中國皮革城(海寧)、中國絲綢交易城(杭州)、中國電器城(溫州)、中國“五金”城(永康)、中國輕紡城(紹興)、中國領帶城(嵊州)等;
3、新農村建設典范:蕭山航民村(億元村,中國首屆魅力新農村)、安吉美麗鄉村、奉化滕頭村(世界十佳和諧鄉村)、桐廬美麗鄉村等;
4、杭州城市建設:錢江新城(新世紀新杭州的地標)、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西湖文化廣場、杭州河坊街、杭州南宋御街、杭州城市規劃展覽館、杭州夢想小鎮等。
5、黨性教育:杭州五四紀念館、嘉興南湖一中共一大會址、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紹興紅色教育基地、長興新四軍革命紀念館等。
【教學管理】
◆入學資料:開課前,向學員提供詳細作息時間表、課程表、學員手冊;授課過程中,提供課程講義。課件掛在培訓班群里空間里,便于學員下載。
◆學員管理:按浙大培訓學員管理制度統一管理,建立學員檔案,結業后在本校存檔。
◆教學服務:配備經驗豐富的專職班主任和項目老師各一名:
(1)加強學員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將學員對教學過程中的建議或意見反饋給教師,以確保教學效果;
(2)與班委建立起良好溝通機制,確保學員的出勤紀律和課堂紀律;
(3)聽取學員對教學管理過程中的意見或建議,及時協助學員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4)為學員提供其它力所能及的服務;
(5)全部培訓結束以后,對整體的辦學效果進行問卷調查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