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浙江省應急管理廳與浙江大學簽訂干部教育培訓合作框架協議,共建“浙江省應急管理干部培訓基地”。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李會光、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鄔小撐參加簽約儀式并共同揭牌。

李會光指出,強化培訓教育是快速提升干部應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與浙江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充分利用浙江大學雄厚的實力和強大的師資隊伍,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實現優質資源整合,必將有力推動我省應急管理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極大提升我省應急管理干部教育培訓質量。
李會光強調,雙方要加強師資力量整合,共建共享雙方各方面師資力量,提升培訓能力;要加大干部培訓合作力度,對安排在培訓基地的培訓任務優先保證,確保培訓質量;要加強教學科研探索,充分發揮浙江大學科研優勢和省應急管理廳的實踐優勢,提高培訓實效;要嚴守培訓紀律規矩,確保培訓依規合法有序推進;要以合作為契機,發揮好培訓基地優勢,高質量服務全省應急管理干部教育培訓大局,推動合作早日結出豐碩成果。

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內容。安全生產,重于泰山,防風險、保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應急管理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工作做了重要部署,十九屆四中全會已經把公共安全提升到了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高度。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有效應對風險挑戰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針對“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培訓專題”,綜合運用理論授課、現場教學、結構化研討等多種教學方式,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安全生產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增強政治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通過系統化、專業化、集中化培訓,學習浙江省實踐經驗,借鑒國外有益做法,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更加扎實細致地做好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推動齊抓共管工作格局進一步鞏固,安全責任進一步落實,風險防范的精準性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不斷夯實,讓發展更有質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安全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穩定的安全環境,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課程設置】
課程僅供參考,可根據委托單位量身定制培訓課程。
課程模塊
|
課程內容(僅供參考)
|
天數
|
筑牢堅守政治靈魂
時刻堅定理想信念
|
提高政治站位
強化思想建設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讀
|
半天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與中國夢
|
半天
|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
|
半天
|
新時期對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建設的新要求
|
半天
|
學黨史強黨性,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
|
半天
|
全面從嚴治黨
凈化政治生態
|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構筑黨建新格局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基層黨建為中心展開
|
半天
|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精神
|
半天
|
全面落實“兩個責任”,提高防腐拒變能力
|
半天
|
以人民為中心
走好群眾路線
|
深刻認識把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半天
|
基層矛盾有效化解與群眾工作方法
|
半天
|
如何提高深度調研和與群眾打交道能力
|
半天
|
政策武裝頭腦
理論指導實踐
|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公共安全治理思路的重要論述解讀
|
半天
|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抗災救災重要論述解讀
|
半天
|
《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解讀
|
半天
|
《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解讀
|
半天
|
《突發事件應對法》解讀
|
半天
|
《安全生產法》解讀
|
半天
|
《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解讀
|
半天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解讀
|
半天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修訂)》解讀
|
半天
|
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
加快平安中國建設
|
總體國家安全觀: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國智慧
|
半天
|
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野下的意識形態安全與風險防控
|
半天
|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與綜治維穩工作發展趨勢
|
半天
|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
|
半天
|
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安全生產監管向應急管理跨越
|
半天
|
當前安全生產形勢、趨勢和對策
|
半天
|
新時期煤礦企業“一通三防”工作新理念、新措施、新技術
|
半天
|
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與長效機制建立
|
半天
|
貫徹落實化工園區和?;菲髽I“兩個導則”的工作路徑
|
半天
|
以案講法——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
半天
|
事故致因與安全目視化管理
|
半天
|
安全生產科技進步與創新
|
半天
|
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全力防范生產安全事故
|
半天
|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研究與制定
|
半天
|
社會治理創新背景下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理念探討
|
半天
|
化工、工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及經驗借鑒
|
半天
|
道路交通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處罰問題研究
|
半天
|
安全生產執法文書創作
|
半天
|
企業主要負責人如何履行法定職責與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
半天
|
安全生產領域職務犯罪預防
|
半天
|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行政執法證據的采集和運用
|
半天
|
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
|
加強風險評估
和監測預警
|
全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情況
|
半天
|
新時期應急管理:從“災后救 ”到“提前防”
|
半天
|
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建設
|
半天
|
關于實施公路交通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排查、設計與驗收
|
半天
|
重大危險源監控與事故案例分析
|
半天
|
農產品安全體系構建及風險評估
|
半天
|
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管理、應用——基層防汛體系與山洪災害防御
|
半天
|
傳染病防控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
|
半天
|
雨水情監測和洪水預報
|
半天
|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救援
|
半天
|
加強應急預案管理
|
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及管理
|
半天
|
應急預案的編制、管理和修訂
|
半天
|
實施精準治理
|
城市公共安全與精準應急
|
半天
|
大型群眾性活動應急管理
|
半天
|
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
半天
|
衛生應急的基本原理和發展態勢
|
半天
|
旅游景區消防管理和安全防范
|
半天
|
新時期災后重建工作創新
|
半天
|
如何向公眾精準有效傳遞信息
|
半天
|
如何做好應急值班值守——應急管理實踐與理論
|
半天
|
堅持依法管理
|
法治的中國視角:問題及其解決
|
半天
|
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法治建設與法律風險防范
|
半天
|
依法應急與正確救援
|
半天
|
堅持社會共治
|
防災減災的社會動員與社會參與
|
半天
|
災害防御知識及應急處置措施科普工作
|
半天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的的開展與實施
|
半天
|
公民如何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
半天
|
應急疏散與應急救護演練常態化
|
半天
|
融媒體形勢下的公共安全宣傳組織策劃與產品輸出
|
半天
|
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
加強國家綜合性救援力量建設
|
深化救援合作,共筑安全防線
|
半天
|
社會治理視野下的社會工作與志愿者發展政策、制度與趨向
|
半天
|
救援指揮、救援力量和救援資源的整合、管理、共享
|
半天
|
強化應急救援隊伍戰斗力建設
|
把握應急管理規律提高應急管理能力
|
半天
|
涉外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
半天
|
如何提升煤礦山、火災、爆炸等事故救護能力
|
半天
|
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提升
|
半天
|
戰場救援常識 (人員受傷救援、心理疏導)
|
半天
|
新時期加強救援人員職業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
|
半天
|
拓展活動:準軍事化紀律部隊隊列訓練
|
半天
|
應急人員的壓力管理與心理調適
|
半天
|
堅持少而精的原則
|
應急救援中心的建立原則與方法
|
半天
|
搶險救援“尖刀”力量建設路徑
|
半天
|
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
|
國內航空應急救援現狀及發展建議
|
半天
|
建立健全應急救援力量快速輸送系統
|
半天
|
加強隊伍指揮機制建設
|
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置、指揮、、調動、協調
|
半天
|
應急聯動指揮系統的頂層設計
|
半天
|
應急管理學科建設
|
半天
|
應急救援指揮人才培養
|
半天
|
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
加大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
|
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配備技術創新與物資儲備升級
|
半天
|
更新換代的應急通信網絡技術
|
半天
|
新時期風險管控技術發展
|
半天
|
適應科技信息化發展大勢
|
“安全大腦”與“智慧應急”
|
半天
|
安全大數據在風險預警預測中的應用
|
半天
|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換人”與應急救援
|
半天
|
地震預警技術的實際應用及與產業合作——以“成都高新造”地震預警技術為例
|
半天
|
輿情監測與媒體應對
|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應急管理
|
半天
|
融媒體時代做好輿論監督的幾個方面
|
半天
|
情景模擬訓練: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重大事故新聞發布工作
|
半天
|
新聞發言人的語言邏輯素養與創新思維
|
半天
|
嚴格落實責任制
|
地震安全、環境影響、節能評價及地址災害危險性評估等事項實行區域評估的經驗做法
|
半天
|
重大事故事故鏈條責任的認定與追究
|
半天
|
應急管理工作中如何強化擔責盡責、從嚴追責問責
|
半天
|
國際經驗借鑒
|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際救援合作
|
半天
|
國內外應急管理體系比較分析
|
半天
|
俄羅斯應急管理體制對中國的啟示
|
半天
|
經濟形勢與社會熱點
|
“一帶一路”國際格局和大國外交
|
半天
|
我國“互聯網+”下的新業態新經濟發展趨勢
|
半天
|
貨幣戰爭與國際金融前沿理論
|
半天
|
轉型時期社會熱點問題與社會穩定
|
半天
|
浙江特色與浙江經驗
|
浙江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形勢與挑戰
|
半天
|
消防執法“放管服”改革的浙江經驗
|
半天
|
浙江省應急產業管理體系發展經驗分享
|
半天
|
重大活動輿情引導工作——G20新聞工作經驗介紹
|
半天
|
現場教學
|
嘉興南湖紅色教育基地
主題:重溫建黨歷史,感悟紅船精神
|
半天
|
國際應急裝備中心
主題:新時期應急技術裝備創新發展
|
半天
|
??低?/p>
主題:安防行業技術創新
|
半天
|
烏鎮互聯網小鎮
主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半天
|
【培訓師資】
高校學者(以浙大為主)、黨政領導干部、企業高管和智庫行業專家等一流師資資源。
(一)獨立辦班:由主辦單位根據需求擬定培訓主題,校方量身定制培訓方案,精準施訓。
(二)聯合辦班:受人數及經費限制,達不到獨立辦班要求的單位可與其他意向單位聯合辦班,聯合辦班單位可由校方推薦,也可自行與兄弟單位聯系。
(三)全國班(來回一周,五天課程):面向全國各級法院系統招生,每個單位遴選1名以上學員即可報名參加。
(四)培訓費用:每人每天550元,合計每人每期3850元,包含培訓費、餐費、住宿費、課時費、資料費、學習實踐費等所有培訓費用。
培訓課程、時間、內容可根據單位要求定制培訓方案,歡迎咨詢!